English

文人烟趣

2001-04-06 来源:生活时报 ■常郎 我有话说

一手执笔,一手夹烟,交互做奋笔疾书和吸烟沉思状———这大概是典型的文人姿态。林语堂嗜烟,认为吸烟有助文思。他说:“作文者必精力美满,意到神飞,胸襟豁达,锋发韵流,方有好文出现……此种心境,不吸烟岂可办到?在这兴会之时,我们觉得伸手拿一支烟乃唯一合理的行为;反之,把一块牛皮糖塞入口里,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。”

不过,王蒙的感受却完全相反,他在散文《吸烟》中写道:“至于促进文思,从来没有的事。我吸烟的效果是促进消除文思而不是促进文思。一吸烟就恍惚,一吸烟就犯困,一吸烟就用夹烟替换了执笔,用吞云吐雾替换了推敲辞句,用一口一口吸烟的动作代替了一笔一划的写字,用自生自灭的思忖代替了文学构思……”

贾平凹喜欢谈玄说易,凡事总爱搬出阴阳五行胡乱论证一番,不妨听听他对吸烟的高论:“禁止女人吃烟,烟性为火,女性为水,水火生来不相容。禁止医生吃烟,烟是火之母,火是病之因,都是犯忌讳的……我是吃烟的,属相上为龙,云要从龙,才吃烟,吞吐烟雾要做云的。”

西方最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,吸烟不加节制。他的代表作《存在与虚无》有一大特点:在严谨枯燥的逻辑推理之后,为便于读者理解,往往会借助身边的具体事物来阐释抽象的概念。于是,香烟在他的笔下被比作“虚无”的象征。在写作该书的过程中,他一边描述着香烟的“虚无”本质,一边一支接一支地吸烟。“虚无”的香烟对他哲学思想的形成,无疑发挥了实在的作用。萨特晚年重病缠身,必须戒烟才能推迟死亡,但他竟说:不能吸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!

弗洛伊德,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。他的泛性论(或称惟性论)惊世骇俗,被认为揭示了人性的真相。弗洛伊德每天抽20支雪茄,并因此致下颚癌去世。他宣称人的一切思想行为皆源于隐秘的性动力———吸烟当然也不例外,不过是原始性欲的替代物而已。在《性学三论》中他指出,喜欢吸吮手指的幼儿长大后一般嗜好吸烟,热衷亲吻,且不乏错乱性接吻倾向……在全世界10亿烟民中,不知有多少人认可他的分析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